在英国公立中学“实习”了2天后,我对中国教育更有信心了 2020年1月3日09:14:35 评论 73 英国的大学大家已经不再陌生,但英国的中学你了解多少呢? 可能有一部分人听过伊顿公学和温彻斯特公学等著名的私立学校,但这些私立名校仅限于贵族,很多当地的孩子上的还是普通的公立学校。 几个月前,我到英国一所公立中学“参观”了2天,看到了很多意料之外的真实画面。 著名伦敦私立中学——哈罗公学 图片来源网络 我是英国爱丁堡大学TESOL专业的在读研究生,爱大是全英唯一给TESOL专业学生提供school visit机会的大学。 在school visit之前会先让学生做问卷,选择小学或中学。我选的是中学,然后被分配到一所叫做Gracemount High School的学校。 这所学校在爱丁堡西南,是一所很小型的学校,全校就只有一栋建筑。 名字虽然是high school,但实际包含了初中和高中,也就是这边的7年级到13年级。 苏格兰法律规定,未经未成年人家长允许,不能随意拍摄小孩的照片,所以很遗憾本次没有学生入镜。 第一天打车过去,在接待处签字,贴上school visitor的标签,就可以进入校园了。 一进校门就被“学中文”几个字所吸引。 英国高考A-Level里面学生是可以选修中文的,现在选中文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了~ 从官网上了解到这所学校提供的课程有: 现代语言: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 艺术: 音乐/舞蹈/戏剧 数学 体育 科学:物理/化学/生物 社会科学:历史/地理/思品 技能:经管/计算机/工艺设计 英语和传媒 课堂重现 与国内的中学有所不同,英国的学校是老师固定在同一间教室上课,学生下课后去别的教室上别的老师的课。 我固定在一间教室听英语课(对于他们来说就是语文课),坐在教室最后面,每节课来的也都是不同年级的学生。 教室比较小巧,布局和国内的补习机构差不多,没有专门的讲台,前后和两边堆放的东西比较多,墙上也贴了很多东西,总体来说比较温馨。 上课铃响了,学生们陆陆续续进教室。教室没有固定的座位安排,把书包随意放地上,随便坐。一个班大概二三十人,主要是白人,也有一些黑人和亚洲面孔,但明显没有大学里那么多元。 第一节课是阅读课。 简短引入后开始上课,老师给每个人发了一本小说。不得不说他们做事的效率真的很低,在中国,老师发东西一般是让大家互相传一下,而这位老师是一本一本递到每一位同学手上,还一个一个登记了书的编号。花了很多时间。 那天的课文是英国作家William Golding的作品《蝇王》。我感觉英国的小孩看William Golding和乔治奥威尔大概就像我们看鲁迅和朱自清。 这节课的主题是symbolic,老师在PPT上放了很多不同版本《蝇王》的封面,问大家从这些封面的图片上看到了什么。讨论了一会儿以后进入第一章,老师读课文,读一部分中途停下来稍作讲解,再问大家几个问题。个人感觉这位老师读课文的时间太多,我都犯困了。我以为他会讲解symbolic的定义和用法,然而他只是读课文。 图片来自网络 第二节课。 投影仪坏了,老师试着调了几下没有成功,学生们就直接走了,然后老师也走了……这节课直接下课了,我也是蛮震惊的。 第三节课是口语课。 还是这位老师,但没有上课,而是presentation展示。课前三脚架和摄像机就位,每位同学上去做pre的时候老师都会为他们录像。 我觉得在守护学生尊严和鼓励孩子这两点上,国外做得非常好,不管是成绩优异还是落后,至少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被重视。 这节课的主题是名人介绍。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个上去的亚裔小男孩,他介绍的是阿姆斯特朗。 他的presentation框架条理非常清楚,第一部分介绍阿姆斯特朗的一生,第二部分阐述他为什么有名,第三部分给大家展示了一个视频,第四部分做了点评,最后提问环节,先是quiz向听众提问,然后是听众提问环节。结束以后老师让大家说刚刚这位同学这次presentation的优缺点。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做pre提问时,下面举手的人都非常多,甚至是抢答。时间关系一节课只做了三个presentation,但每一个都很完整,内容也很充实,哪怕是听众也可以至少收获一些东西。 中午学生都在一楼大厅吃饭,我也跟着蹭了一顿饭,看得出来他们吃得挺朴素的……只有薯条和通心粉。果汁是国家给学生免费喝的。 课堂秩序 上午我已经感受到这些学生的随意。把书包放地上,脚放椅子上或桌子上,就开始闲聊,而且他们上课聊天不会刻意降低音量,而是用正常的声音,全班都可以听到那种。 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个叛逆女孩一直在玩指甲,玩手机,后来直接化起了妆。另外一边还有谈恋爱的……总之完全当老师不存在,做自己的事情。老师也不太管(管不了),只偶尔强调一下。 到了下午,放学心切,他们更狂了。 我去听了另一位老师的写作课,主题是拟声词。老师在PPT上放了一张鬼屋的照片,让大家brain storming与这个鬼屋相关的声音。虽然这些孩子很皮,但是brain storming环节他们的idea真的很多,可以看出他们有挂着一只耳朵在听,思维非常活跃,很聪明。大家七嘴八舌,老师很快就写下了很多词语。期间有个戏精男孩坐我旁边,一直对我抛媚眼。有个女生在桌子、手、脸上画画,被老师请出去三次。 接着还是这位老师,很水地放了一节课电影。 看的是凯拉奈特利主演的《我爱贝克汉姆》,完了以后布置了作业,写一篇影评,强调了一下,影评既要表扬也要批判。 看电影的时候也没有人认真看。坐我旁边的两个小帅哥一直在作业本上画画,我偷窥到他们的作业本,也是很震惊了,几乎每一页写的作业旁边都有很多鬼画符,但是老师也很认真地在夹缝中找出作业内容并批改了 最后我去听了一节他们的大学报考指南课。 来听课的学生明显成熟很多,课堂也很安静。老师主要讲了怎样向UCAS(英国高校招生服务中心)申请学校,还提了一下怎样写PS,我也随手领了一份老师发的PS样板,质量好像很一般。 第二天上午是学校校庆,后来内容和第一天差不多,我们实在被这些娃吵得神经衰弱,而且觉得课也有点无聊,就提前走了。 在老师休息室可以看到墙上贴了很多类似下面的传单,厕所里也贴着教师心理救助电话,可以看出教这些很皮的小孩,老师们也是心力交瘁。 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 我和同学看到一个亚洲男生,属于国内高中理科班男生的经典长相,有点好奇,就上前问他,是不是中国人,他说不是,自己是出生在这里。我们便问他父母来自哪里,他说香港,emmm……虽然他出生在英国,确实是英籍,他也可以有自己的身份认知,但我们总觉得挺膈应的,就没有和他聊下去了。 离开这所学校以后,我对我们中国更有信心了。大部分中国学生上课都很认真,勤奋上进,而这些学生自由散漫,完全没有学习的欲望。我想这也是我们国家最近几十年发展迅速而某些前帝国逐渐衰落的原因吧,哈哈哈(骄傲脸)。 不过我去的这所公立学校可能仅代表很普通的甚至中下层的教育水平,中产及以上的家庭会送孩子去私立学校或者文法学校,那里的教育质量和学生水平还是很厉害的!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观察体会,也欢迎大家留言区分享自己对英国中学的了解。 添加小苏微信 资讯国际学校择校 小苏聊升学 国际学校干货分享 赞 0 分享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赏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赏